四個偉大是什么?即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四個偉大是習總書記在習近平"7·26"重要講話中提到:“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边@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四個偉大。
四個偉大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四個偉大”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但它們之間不是平行的并列關系,“四個偉大”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之所以這樣強調,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歷史表明,沒有黨的堅強領導,偉大斗爭不能進行,偉大事業不能推進,偉大夢想也不能實現。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中國共產黨,關鍵在把黨建設好。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抓思想從嚴,抓管黨從嚴,抓治吏從嚴,抓紀律從嚴,抓作風從嚴,抓反腐從嚴,黨的建設成效卓著。這是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一個重要原因。今后,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建設偉大工程絕不能松懈,決不能懈怠。只要把我們黨建設好了、建設強了,取得偉大斗爭的不斷勝利,推進偉大事業的不斷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就有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四個偉大解讀
第一個“偉大”是偉大斗爭。偉大斗爭的完整表述是“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第一次出現這個表述的黨的文件是黨的十八大報告。黨的十八大報告是在習近平同志主持下起草的,在進行討論時,習近平同志堅持一定要把這一句話寫入報告。實際上他對這個問題是有深入思考的。這一句話的內涵也是極其豐富和深刻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實踐完全證明了這一點。試想,如果不進行偉大斗爭,我們會取得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嗎?黨和國家的面貌會發生歷史性的變革嗎?答案是不會的。事非經過不知難。每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每一個中國人,一同走過了過去的5年,我們感同身受,我們體會深刻。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講的偉大斗爭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經常使用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概括和提煉。
第二個“偉大”是偉大工程。偉大工程是從哪里來的呢?這個概念在“四個偉大”中出現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的30年代。1939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總結了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即武裝斗爭、統一戰線、黨的建設。他認為在這三個法寶中,黨的建設是起關鍵作用的,并把黨的建設稱之為一個“偉大的工程”。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深刻認識到,要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成功,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建設。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黨的堅強領導,沒有黨的堅強有力,改革開放就不能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奮斗目標也就不能順利實現。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發展變化的實際,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并把黨的建設作為一個宏大的工程來實施,提出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命題和概念。從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開始,“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概念一直使用到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用“偉大工程”對以往使用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行了進一步的提煉,形成了“偉大工程”的概念。
第三個“偉大”是偉大事業。偉大事業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這就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起始點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即黨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時期以來?!白咦约旱牡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命題和概念,是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來的。從那時起到現在,在黨的每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題中都強調和突出了這個主要內容。然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憑空產生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中國共產黨人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新中國建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行不懈探索,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梢哉f,從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后,我們進行的事業就是社會主義的事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近40年了,我們干的事業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用“偉大事業”進行了高度凝煉。
第四個“偉大”是偉大夢想。偉大夢想又是怎樣演變和形成的呢?2012年11月29日,黨的十八大剛剛結束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命題一經提出,就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反響,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辟未來的精神旗幟?!皩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概念,在黨的十三大報告中就已經出現了,這個概念是從“振興中華”一詞逐漸演變而來。從黨的十三大一直沿用到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基礎上用“中國夢”3個字對它進行了新的高度提煉,成為畫龍點睛之筆,進一步豐富了它的思想和內涵。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又進行了概括,提出了“偉大夢想”的命題和概念。